2019 年前端的 3 个趋势
<ol start=""> <li> <p>JavaScript 应用范围广泛,静态类型语言 TypeScript 会继续得到更多开发者的青睐。</p> </li> <li> <p>组件成为前端最基本的物料,CSS 融合在组件中(CSS in JS)的方案日趋成熟。</p> </li> <li> <p>前端的“端”越来越多, API 查询语言 GraphQL 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。</p> </li> </ol> <h2>JavaScript 应用范围广泛,TypeScript 更受青睐</h2> <p>在 github 2018 调查报告的中,JavaScript 连续多年稳居第一,成为最受欢迎的开发语言。从 Stack Overflow 的调查报告中,我们可以看到更详细的数据,任意两个开发者中至少有一个会 JavaScript,并且这个比例还在持续增长,从 2016年的 55.4%,到 2017年的 62.2% ,到 2018 年的 69.8%。在 npm 的调查报告中,JavaScript 生态圈也是非常繁荣,module 的数量继续保持高速增长,将其他语言远远的甩在了后面。</p> <p>图一: npm 2018 调研报告 - Module Counts</p> <p><img src="https://simg.open-open.com/show/4adfa6f6047434c200ab47e5a81b2e47.jpg" alt="2019 年前端的 3 个趋势" width="500" height="361"></p> <p>从使用范围上看,JavaScript 可以写前端、服务端、移动端,甚至还可以写物联网应用。在 npm 2018 的调研报告中,大多数 JavaScript 开发者*写 web 前端应用(93%)和 node.js 服务端应用(70%)。在 stateofjs 2018 的调研报告中,还有相当数量的 JavaScript 开发者*写移动或桌面应用,例如 Electron(19.6%)、React Native(18.7%)、Native Apps(10.6%), Flutter 、Weex、PWA 都在 1% 以内。</p> <p>备注:npm 和 stateofjs 的调研用户群体特征类似,统一归类为 JavaScript 开发者。</p> <p>图二: npm 2018 调研报告 - The JavaScript I write runs on...</p> <p><img src="https://simg.open-open.com/show/9f6c788c10634f2d170fb493d4349b64.jpg" alt="2019 年前端的 3 个趋势" width="500" height="384"></p> <p>值得注意的是,TypeScript 在 2018 年得到更多开发者的青睐。在 github 语言排行版中,TypeScript 上升了 3 名,排到了第 7 的位置。在 stateofjs 2018 的调研报告中, JavaScript 开发者有 86.3% 愿意继续使用 ES6,有 46.7% 愿意继续使用 TypeScript。排在第三、四的是 非死book 的 Flow 和 Reason 语言,但是占比都不高。</p> <p>图三:stateofjs 2018 调研报告- JavaScript Flavors</p> <p><img src="https://simg.open-open.com/show/61315a08e561ce4174a8da63b2b85c80.jpg" alt="2019 年前端的 3 个趋势" width="550" height="238"></p> <p>从互联网的发展历史的角度看,2010 年 3G (国内)开始普及,2014 年 4G 全面铺开,拉开移动互联网的序幕。互联网从传统的内容提供者,转变成了服务提供者。前端应用也发生的本质的转变,从传统互联网时代的内容展示,转变成了拥有复杂交互的逻辑的服务提供窗口。随着前端应用变得越来越复杂,和 JavaScript 应用的领域越来越广泛,传统 JavaScript(ES5) 已经适应复杂的开发需求,因此功能更加强大的 ES6 孕育而出。</p> <p>在 JavaScript 应用复杂度不断增加的背景下,预计 2019 年,静态类型语言 TypeScript 会继续得到更多开发者的青睐。TypeScript 属于 ES6 的超集,一方面它可以很好的兼容 ES6 语法,另一方面它又提供了可选的静态类型检查和 接口(interface)的功能。在开发复杂度高、需要大规模合作的 JavaScript 应用时,TypeScript 相对 ES6 不妨是一种更好的选择。</p> <h2>组件成为最基本的前端物料,CSS in JS 让组件化更彻底</h2> <p>在 stateofjs 2018 的调研报告中, JavaScript 开发者有 64.8% 愿意继续 React,有 28.8% 愿意继续 Vue。但根据个人观察,在国内 Vue 开发者会比 React 多一些,这可能是因为 Vue 上手简单并且有完善的中文文档。Angular 方面,有超过一半使用 Angular 框架的开发者表示,不愿意继续使用 Angular 进行开发了。而其他开发框架 Preact、Ember、Polymer、JQuery 的使用量都很少。现在,React 和 Vue 已经成为前端开发框架的双雄,不会 React 或 Vue 可能连工作都不好找。</p> <p>图四:stateofjs 2018 调研报告 - Front-end Frameworks</p> <p><img src="https://simg.open-open.com/show/a463de29a69e8bf02f421a8c55ee6369.jpg" alt="2019 年前端的 3 个趋势" width="550" height="257"></p> <p>组件是 React 和 Vue 最强大的功能之一。在 Vue 中一个 <code>.vue</code> 文件就是一个组件,包含 Template、JS、CSS 三个部分,其中 CSS 部分是可选的,开发者也可以将 CSS 独立出去。在 React 中一个 <code>.jsx</code> 文件就是一个组件,但是 JSX 只能包含 Template、JS 两个部分,组件的 CSS 部分必须 <code>import from 'xxx.css'</code> 进来。</p> <p>无论是 React 还是 Vue,都改变不了 CSS 全局作用域的问题。开发者可以在一个组件中,通过 Selector,如 <code>.class</code> <code>.id</code> ,取到本该属于其他组件的 CSS 样式。组件本应是一个独立的作用域,但是它的 CSS 竟然是全局的!在应用复杂度低、单人开发的情况下 CSS 全局作用域不算大问题。但是在多人合作开发的场景下,可能会因此导致样式冲突。比如,因为引入了 B 开发者的组件,A 开发者的组件样式错乱了,这就导致了较高的联调成本。</p> <p>图五:CSS document level V.S. component level</p> <p><img src="https://simg.open-open.com/show/058c9945bbbe789f03b56dcae5577a1c.jpg" alt="2019 年前端的 3 个趋势" width="550" height="332"></p> <p>解决的思路就是,使用 CSS in JS 的工具,使得 CSS 只对它归属的组件生效。CSS in JS 的方案有很多,主流的有:styled-components、emotion、css-modules、aphrodite、glamor、glamorous、radium、react-jss。styled-components 方案使用人数最多,emotion 方案排第二并且增长势头凶猛,而 css-modules 方案在两年前已经停止维护了,不再推荐。styled-components 的写法太反直觉,个人更喜欢 emotion。从下载量的增长势头来看 emotion 比 styled-components 更快。因此,如果有 CSS in JS 需求的项目,更加推荐 emotion。相信在 2019 年,CSS in JS 方案会更加成熟,我们不妨期待吧。</p> <p>图六: npmtrends.com CSS in JS 方案下载量对比</p> <p><img src="https://simg.open-open.com/show/edf9b783a14f490c61578c1c0d3cad83.jpg" alt="2019 年前端的 3 个趋势" width="550" height="251"></p> <h2>“端”越来越多,GraphQL 继续保持高速增长</h2> <p>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来临之前,传统意义上的前端只有浏览器的 PC 端。移动互联网兴起后,出现了浏览器的 H5 端、iOS 端、Android 端。再后来一些平台级 App ,比如微信、QQ,推出了自己的 JS-SDK,Hybird 也成为了新的端。近两年,微信、支付宝、百度、头条也推出了自己的小程序平台,小程序也成为了新的端。</p> <p>每个端都有自个儿的个性,不存在一种大统一的方案,可以适配所有的端。这导致了同一个业务,需要在 6 个端,开发 6 次、联调 6 次。</p> <p><img src="https://simg.open-open.com/show/87ffc1036e16bf0887bca0f92aa00e1b.jpg" alt="2019 年前端的 3 个趋势" width="550" height="71"></p> <p>我们假设有一个这样的 API,它包含了该业务在各个端上所有的数据,这不就解决了多次联调的问题了嘛。虽然还是需要开发 6 次,但是现在因为只有 1 个 API,所以联调次数变成了 1 次。但是该方案的背后的代价是,加载慢、维护成本高。任意 1 个端,都要获取其他 5 个端的上差异化的数据,加载能不慢嘛。如果 API 有改动,可能会影响到 6 个端的代码,维护起来也费劲。</p> <p>稍作改变,现在我们假设,前端可以通过一种标准的 API 查询语法,精确地获取任意自定义的数据,在服务端通过解析前端查询语句,返回其自定义的查询数据。虽然还是 6 个端,1 个 API,但是每个端可以只获取自己的数据,不就解决了加载慢的问题了嘛。如果某个端需要增改获取的数据,只需要修改这个端的查询语句即可,这不就解决了维护成本高的问题了吗。通过定义一种标准的 API 查询语法,可以使得前端获取 API 数据,就像从数据库获取数据一样方便和灵活。</p> <p>GraphQL 就定义一套标准的 API 查询语法,在保持灵活性和可维护性的前提下,极大的降低了联调成本。</p> <p>备注:GraphQL 官方使用的例子是,一个业务要请求多个 REST 规范的 API 。但是,国内通常使用的不是准守标准的 REST API ,他们的痛点在国内不那么痛,所以改用多端多 API 联调成本高来举例。</p> <p>图七:@helferjs 从REST到GraphQL</p> <p><img src="https://simg.open-open.com/show/b32cc0afac98bbb53221182b86f51edc.jpg" alt="2019 年前端的 3 个趋势" width="550" height="308"></p> <p>因为使用 API 查询语言 GraphQL 获取的方法太简单了,所以连数据管理的事省了。也就是说,使用 GraphQL 可以把 Redux、Mobx 干的活给省了。我们可以看到,在 stateofjs 2018 调研报告中, 把 GraphQL 和 Redux、Mobx 都归类为一类 —— 数据层(Data Layer)。报告中指出,有 47.2% 的 JavaScript 开发者表示会继续使用 Redux,20.4% 会继续使用 GraphQL, 5.6% 会继续使用 Mobx。需要留意的是,有 62.5% 表示对 GraphQL 感兴趣,因此 GraphQL 获得 stateofjs 的最感兴趣奖(Highest Interest)。</p> <p>图八:stateofjs 2018 调研报告 - Data Layer</p> <p><img src="https://simg.open-open.com/show/47db4e0dc2d65450f10162d32b112765.jpg" alt="2019 年前端的 3 个趋势" width="550" height="244"></p> <p>预计 2019 年,GraphQL 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,被更多的开发者使用。在 npm 2018 调研报告中,特意指出了 GraphQL 的客户端库 Apollo 的下载量保持着高速的增长。</p> <p>图九:npm 2018 调研报告-GraphQL continues hyper-growth</p> <p><img src="https://simg.open-open.com/show/ba4e76d7c0582c4bca1c2a75763a104d.jpg" alt="2019 年前端的 3 个趋势" width="500" height="374"></p> <p> </p> <p>来自: <a class="cut cut70" href="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wwB_gCrMx2EhwueVYKbemA?utm_source=tuicool&utm_medium=referral" style="display:inline-block;">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wwB_gCrMx2EhwueVYKbemA</a></p>
本文由用户 码头工人 自行上传分享,仅供网友学习交流。所有权归原作者,若您的权利被侵害,请联系管理员。
转载本站原创文章,请注明出处,并保留原始链接、图片水印。
本站是一个以用户分享为主的开源技术平台,欢迎各类分享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