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 注册
请输入搜索内容

热门搜索

Java Linux MySQL PHP JavaScript Hibernate jQuery Nginx
jopen
9年前发布

H5、React Native、Native应用对比分析

H5、React Native、Native应用对比分析

离上次在北京开源中国盛典已经快一个月了,有点想念@oschina的小伙伴了。我必须承认oschina是国内最大的同性社交网站,这也是无可争议的事实,但是,我真想的是妹子!!![偷笑]。从上次演讲后,有一些同学陆陆续续问我演讲的PPT在哪,还有不少同学希望看到[手稿],这学习精神,在下实在是佩服啊。有着这么热情的小伙伴,我激动不已啊,所以在此公布[手稿],方便大家可以将[PPT]和[手稿]双手齐下,:)。2015年,我们要一起努力完成以前吹过的牛逼.....  下面是[多图预警],请考虑切wifi,土豪请无视我,也可拿红包砸我,:)   

---------------华丽丽的分割线,主题开始---------------------

“存在即合理”。凡是存在的,都是合乎规律的。任何新事物的产生总要的它的道理;任何新事物的发展总是有着取代旧事物的能力。React Native来的正是时候,一则是因为H5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受限;二则是移动市场的迅速崛起强调团队快速响应和迭代;三则是用户的体验被放大,用户要求极致的快感,除非你牛x(例如:12306最近修改手机号需要用户自己发短信接收验证码)。

以下简单的介绍下H5、React Native、Native的含义

最近三四年间,国内外的前端与全栈开发者社区都在坚持不懈地追寻使用JavaScript与HTML、CSS技术体系开发App内场景的核心工程技术。这种技术,在国内很多公司与团队中,被通称为H5。——童遥

这段是取自@童老师给小二我新书作的序,没有断章取义的意思。很清楚,H5并不是狭义的HTML5新标签和API,而是工程化的“In App” technology。

iOS/Android ——原生应用(都懂得,不解释)。

React Native —— React & Native ,应运而生!

一、React Native的出现

React Native的出现,似乎是扛起的反H5的旗子。就像当年非死book放弃H5,全部转向Native一样。这一点,我们需要认同和保持高度的清醒。那么,React Native是否又是在吞食Native的领地呢?技术的发展,是用户风向标的导向起的作用。任何一门技术的出现,都是当时用户需求的体现。

我们应该从以下几点看待React Native的出现。

"鉴往知来"——从过去的教训中总结经验,从用户的角度开拓未来,用户更希望产品迭代和稳定寻求一种平衡
“HTML5差强人意,但是与原生应用相比还是有些差距”——为了更高的追求! 用户体验!
“人才宝贵,快速迭代”——Web开发者相对较多,寻找平衡点
“跨平台!跨平台!跨平台!”——单一技术栈,开发者的福音
“xx是世界上最好的语言” ——工程学的范畴,没有最好,只有最适合,我还是补充一句,JS还是很好很好的。

HTML5 vs React Native ? HTML5 : React Native
结论(React Native):
1、原生应用的用户体验
2、跨平台特性
3、开发人员单一技术栈
4、上手快,入门容易
5、社区繁荣

二、3款应用效果

注:以下所有对比均在iOS平台下



上面3张图片,如果去掉第一张图的“HybirdApp”的字样,是否分得清哪个是React Native开发?哪个是Native应用。
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?

三、工程方案

为了评估3种方案的技术优势和弱势。我们需要开发功能大致相似的App。这里,我们使用了“豆瓣”的API来开发“豆搜”应用。该应用能够搜索“图书”、“音乐”、“电影”。想当年,豆瓣以“图书评论”走红,尤其是12年当红!豆瓣是一个清新文艺的社区,一个“慢公司”。最近有一则网传消息,注意是网传——“传京东投1.5亿美元控股豆瓣”。今天,不聊豆瓣,我们要聊一个工程化的问题。

我们需要将3款App的功能做到一致,同时需要保持技术要点一致。比如React Native这里使用了TabBar,那么Native我们也必须使用TabBar。简单而言就是:功能一致,组件 & API一致。我们功能如下图所示:

1、H5方案
在H5/Hybird应用中,我们使用AngularJS开发单页webApp,然后将该WebApp内嵌入到iOS WebView中,在iOS代码中,我们使用Navigation稍微控制下跳转。
WebApp地址:http://vczero.github.io/search/html/index.html
WebApp项目地址:https://github.com/vczero/search (很简单的一个项目)
H5/Hybird项目地址:https://github.com/vczero/search_Hybird

2、React Native
在React Native中,封装必要的功能组件。
项目地址:https://github.com/vczero/React-Dou。
项目结构如下图:

3、Native(iOS)
使用React Native大致相同的组件开发App,不使用任何第三方库,代码布局。
项目地址:https://github.com/vczero/iOS-Dou

四、对比分析

很多时候,新技术的采用最希望看到的是数据,而不是简单说“用户体验棒,开发效率高,维护成本低”。不过,生活中也有这样的同学,知一二而能窥全貌。当然,本人生性胆小,也没有那么多的表哥和隔壁的老王,所以不敢早下定论,不敢太放肆。赵本山在《大笑江湖》中有句名言“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”(别太放肆,没什么用)。因此,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个简单的对比。

---------------分析提纲----------------

1、开发方式

(1)代码结构
(2)UI布局
(3)UI截面图
(4)路由/Navigation
(5)第三方生态链

2、性能 & 体验

(1)内存
(2)CPU
(3)动画
(4)安装包体积
(5)Big ListView
(6)真机体验

3、更新 & 维护

(1)更新能力
(2)维护成本
-----------------提纲---------------

1、开发方式

很多人说React Native的代码不好看,不好理解。那是因为前端工程师都熟悉了Web的开发方式。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,可以先看看iOS代码,断定不熟悉iOS的同学心里会默念“一万匹**马奔腾”。那时候,你再看React Native,你会觉得使用React Native开发App是件多么美好的事!OK,我们先来看下三者在开始“一款简单App”的代码结构。
(1)代码结构
H5/Hybird的开发模式,我们需要维护3套代码,两套是Native(iOS/Android)代码,一套是WebApp版本。这里,我们使用AngularJS作为WebApp单页开发框架。如下图所示。

在React Native中,同样需要关注部分的Native代码,但是大部分还是前端熟悉的JavaScript。在“豆搜”应用中,代码结构如下:

在Native开发中,更加强调Native开发者的能力。平台是:iOS/Android。

结论:从前端角度而言,React Native跨平台特性,不要开发者深入的了解各平台就能开发一款高效App。同时,语言层面而言,JavaScript运用很广泛,入门门槛相对较低。React Native虽然抛弃了MVC分离实践,但是从业务角度而言,更为合理。一切而言:对前端,对移动领域是利好的消息。

(2)UI布局
“面容姣好”,合理的UI却总是跟着时间在变。那么UI布局就不是小事。
Web开发布局目前大多是 DIV + CSS。
React Native的布局方式是Flexbox。

   //JSX    <ScrollView style={styles.flex_1}>      <View style={[styles.search, styles.row]}>        <View style={styles.flex_1}>          <Search placeholder="请输入图书的名称" onChangeText={this._changeText}/>        </View>        <TouchableOpacity style={styles.btn} onPress={this._search}>          <Text style={styles.fontFFF}>搜索</Text>        </TouchableOpacity>      </View>      {        this.state.show ?        <ListView          dataSource={this.state.dataSource}          renderRow={this._renderRow}          />        : Util.loading      }    </ScrollView>    //样式    var styles = StyleSheet.create({        flex_1:{          flex:1,          marginTop:5        },        search:{          paddingLeft:5,          paddingRight:5,          height:45        },        btn:{          width:50,          backgroundColor:'#0091FF',          justifyContent:'center',          alignItems:'center'        },        fontFFF:{          color:'#fff'        },        row:{          flexDirection:'row'        }      });

而Native布局就有种让你想吐的感觉,尤其是iOS的布局。这里不是指采用xib或者Storyboard,而是单纯的代码,例如添加一个文本:

UILabel *publisher = [[UILabel alloc]init];  publisher.frame = CGRectMake(bookImgWidth + 10, 50, 200, 30);  publisher.textColor = [UIColor colorWithRed:0.400 green:0.400 blue:0.435 alpha:1];  publisher.font = [UIFont fontWithName:@"Heiti TC" size:13];  publisher.text = obj[@"publisher"];  [item addSubview:publisher];

总结:React Native既综合了Web布局的优势,采用了FlexBox和JSX,又使用了Native原生组件。比如我们使用一个文本组件。
<Text style={{width:100;height:30;backgroundColor:'red'}}>测试</Text>

(3)UI截面图
Hybrid方式截面图

可以看到第一层列表页是完整的布局,实际上这就是Web页面;而第二层灰色的是Native的WebView组件。
iOS UI截面图


可以看到Native页面的组件特别多,即使是列表页,其中某一项都是一个组件(控件)。

当然,我们就会想,能够完全调用原生组件呢?那样性能是否更好?
React Native UI截面图


可以清楚的看到React Native调用的全部是Native组件。并且层次更深,因为React Native做了组件的封装。如上图,蓝色边框的就是RCTScrollView组件。这就是React Native相比H5更高效的原因。

(4)路由/Navigation
在Web单页面应用中,路由由History API实现。
而React Native采用的路由是原生的UINavigationController导航控制器实现。
React Native NavigatorIOS组件封装程度高;Navigator可定制化程度高。
Navigator方法如下:

getCurrentRoutes() - returns the current list of routes  jumpBack() - Jump backward without unmounting the current scene  jumpForward() - Jump forward to the next scene in the route stack  jumpTo(route) - Transition to an existing scene without unmounting  push(route) - Navigate forward to a new scene, squashing any scenes that you could jumpForward to  pop() - Transition back and unmount the current scene  replace(route) - Replace the current scene with a new route  replaceAtIndex(route, index) - Replace a scene as specified by an index  replacePrevious(route) - Replace the previous scene  immediatelyResetRouteStack(routeStack) - Reset every scene with an array of routes  popToRoute(route) - Pop to a particular scene, as specified by its route. All scenes after it will be unmounted  popToTop() - Pop to the first scene in the stack, unmounting every other scene

相对Native而言,这些接口更Native还是很相似的。

//iOS UINavigationController    //相对Web而言,不用自己去实现路由,并且路由更加清晰           [self.navigationController pushViewController:detail animated:YES];

"豆搜" WebApp路由(基于AngularJS)如下:

"豆搜" React Native版本导航如下:

"豆搜" iOS版本导航代码如下:

总结:React Native封装的导航控制更容易理解。

(5)第三方生态链
“我的是我的,你的也是我的。 ”——我不是“疯狂女友”,我是React Native!
我们缺少“城市列表”组件,OK,使用JSX封装一个;觉得性能太低,OK,基于React Native方案封装一个原生组件。
这个iOS图表库不错,拿来用呗! => 完美!
这一切都是基于React Native提供的模块扩展方案。
所以说:iOS第三方库 + 部分JavaScript库 = React Native 生态库(可以知道,基于React Native的扩展方案是多么方便)

2、性能 & 体验

我们都很关注一款App性能。因此测试和体验App的性能很重要。以下测试,都是基于相同的case。
测试平台:模拟器,iphone6,iOS8.4
(1)内存
首先,我们来看下Native应用占用的内存情况。一开始,原生应用启动后,占用内存是20~25M;针对相同的case,跑了2min,结果如下图:

可以看出,峰值是87.9M,均值是72M;内存释放比较及时。

我们再来看下Hybird App的情况。App已启动,占用内存35~55M;同样,跑了2min以上,结果如下图:

可以看出,峰值在137.9M,因为整个应用在WebView中,内存释放不明显,存在缓存。

最后,看下React Native的情况。App启动占用内存35~60M,同样跑2min以上,结果如下图:

可以看出,峰值在142M,内存相对释放明显。

总结:React Native和Web View在简单App上相差不大。二者主要:内存消耗主要是在网页数据上。

(2)CPU
我们可以看一下Native应用程序CPU的情况,最高值在41%。

Hybird App的最高值在30%。

React Native的最高值在34%。

总结:CPU使用率大体相近,React Native的占用率低于Native。

(3)动画
React Native提供了Animated API实现动画。简单效果,基本OK。个人觉得React Native不适合做游戏,尤其布局能力。
Native Animation提供UIView动画
H5/Hybird:采用js动画能力
总结:React Native Animated API / 封装Native动画库 可以满足基本需求

(4)安装包体积
Hybird App:
34(App壳) + 5(HTML) + 125(Angular) + 29(An-route) + 6(min.js) + 4(min.css) = 203 KB。

React Native:
不含bundle: 843KB
含bundle: 995KB

Native
83KB

React Native框架包大小
843(不含bundle) - 32(Hybird_app空壳,初识项目) = 811KB

相比快速迭代和热更新,比Native多了811KB一点都不重要,我们将图片素材、静态资源线上更新缓存起来即可减少很多体积。
总结:牺牲一点体积,换更大的灵活性!(世界上哪有那么美的事,除非丑,就会想得美,:) )。

(5)Big ListView & Scroll 性能
循环列表项500次: H5页面惨不忍睹
React Native还可以接受
Native 采用UITabView更高效,因为不渲染视图外部分。

(6)真机体验
机型:iphone4s,iOS7
Native > React Native > Hybird
如果非要给个数字的话,那我个人主观感受是:
Native: 95%+ 流畅度
React Native: 85~90% 流畅度
H5/Hybird: 70% 流畅度

总结:Native/React Native的体验相对而言更流畅。

3、更新 & 维护

(1)更新能力
H5/Hybird: 随时更新,适合做营销页面,目前携程一些BU全部都是H5页面;但是重要的部分还是Native。
React Native:React Native部分可以热更新,bug及时修复。
Native:随版本更新,尤其iOS审核严格,需要测试过关,否则影响用户。

(2)维护成本
H5/Hybird: Web代码 + iOS/Android平台支持
React Native:可以一个开发团队 + iOS/Android工程师;业务组件颗粒度小,不用把握全局即可修改业务代码。
Native:iOS/Android开发周期长,两个开发团队。

总结:React Native 统一了开发人员技术栈,代码维护相对容易。

五、综合

1、开发方式

(1)代码结构: React Native更为合理,组件化程度高
(2)UI布局:Web布局灵活度 > React Native > Native
(3)UI截面图:React Native使用的是原生组件,
(4)路由/Navigation:React Native & Native更胜一筹
(5)第三方生态链:Native modules + js modules = React Native modules

2、性能 & 体验

(1)内存:Native最少;因为React Native含有框架,所以相对较高,但是后期平稳后会优于Native。
(2)CPU:React Native居中。
(3)动画:React Native动画需求基本满足。
(4)安装包体积:React Native框架打包后,811KB。相比热更新,可以忽略和考虑资源规划。
(5)Big ListView
(6)真机体验:Native >= React Native > H5/Hybrid

3、更新 & 维护

(1)更新能力: H5/Hybird > React Native > Native
(2)维护成本: H5/Hybird <= React Native < Native

React Native定制难度相比Native有些大;但是具备跨平台能力和热更新能力。      

说了这么多,最后个人建议:

一个新的App完全可以采用React Native开发,这样成本会低很多。    

关于演讲:

PPT: http://www.oschina.net/doc/24007

视频:http://www.oschina.net/question/865233_2145334 (这个演讲在移动专场下半场开场)       

六、图书 & 工作机会

最后说一下图书《React Native入门与实战》吧。这是一本[难产]的家伙,15年写的比较顺利,最后因为北京雾霾,印刷厂偶尔停工,一直在难产。前段时间,图书发往各地书店,到店比较迟,我猜测是因为雾霾,找不到高速出口~~目前该书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图灵原创出版,已经开卖了。本书主要是希望带领大家一起进入React Native开发领域,针对每个API和组件都有详细的案例,同时为了更好的实战,最后3章以实际案例(通讯录App,LBS App,基于豆瓣OpenAPI的搜索 App)给出,供大家参考。觉得入门是完全没问题的,后期大家可以一起交流,争取丰富国内React Native社区。   

《React Native入门与实战》各网站购买地址:

京东:http://item.jd.com/10089810271.html (目前应该都有货了,微信有同学传照片给我看了,铁粉哈)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http://item.jd.com/11844102.html (京东自营,货源需要跟客服确认哦)

互动:http://product.china-pub.com/4904552 (已经有货)

天猫:https://detail.tmall.com/item.htm?spm=a220m.1000858.1000725.21.rc0yeu&id=525484671101&cat_id=2&rn=4690ef5b4e06412ffae4d1cc4f4dcc9a&user_id=1020536390&is_b=1 (天猫这家卖的还可以,不知道为啥京东看不到数据,京东应该才是技术买书的最爱啊,听说也预售了不少呢)

      


[工作机会]

说了这么多了,都晚上11点30了,困,最近离公司远啊;对了,有需要考虑上海工作机会的同学可以联系我,前端、H5、Node.js等都要,Android、java都可以推荐哦。目前负责前端团队,具体问题的可以邮件(wlhmyit@126.com)或者私信给我。以后可以一起装逼一起撸代码。    






来自: http://my.oschina.net/vczero/blog/597980

 本文由用户 jopen 自行上传分享,仅供网友学习交流。所有权归原作者,若您的权利被侵害,请联系管理员。
 转载本站原创文章,请注明出处,并保留原始链接、图片水印。
 本站是一个以用户分享为主的开源技术平台,欢迎各类分享!
 本文地址:https://www.open-open.com/lib/view/open1452060142448.html
移动Web开发框架 移动开发